主页 > 美文 > 正文

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精选11篇)

时间:2024-12-19 18:22:22 点击:0
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精选11篇)

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精选11篇)

粽子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吃棕子,我们这边吃咸的比较多。吃的时候,轻轻解开它绿色的外套,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粽子

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吃棕子,我们这边吃咸的比较多。

吃的时候,轻轻解开它绿色的外套,如果竖起耳朵来,或许能听见一声“非礼啊!”然后露出它雪白的身体。一口咬下去,糯米粘住你的口腔,顿时空气中便只剩嚼糯米的声音。糯米中包含着的咸肉有点肥,可能是因为卤过的原因,与糯米配起来格外好吃。吃完第一口,就让人想吃下一口,咬过的地方,还冒着热气,于是便吃了第二口。这一口运气有些许差,没有吃到肉。花生虽然被煮了挺久,但是也不至于面面的。糯米没有之前的白了,上一口咸肉的汁水渗透进下一口的糯米,倒像个被晒黑的孩子。吃起来,像是一碗卤汁糯米,里面还不小心让花生这个小朋友闯进去了。粽子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吃完了。

于是,端午带着粽子的香气来了,又带着粽子的香气走了。

——602古镇萍

第二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奶奶的粽子

作者:翰海

每天中午我们家必不可少的就是奶奶的粽子了,艾叶与糯米那搭配的香味,对我来说绝对是一道动令,令我飞奔向餐桌。

而奶奶包粽子的动作也令我着迷,三片艾叶仿佛有了灵魂,交叠、穿插……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令人赏心悦目,而我每次看奶奶包粽子时,总会迫不及待地催促:“快点儿,快点儿”。

下锅,放水,点火……。每锅必文火慢煮在15分钟左右。可是,也没见奶奶看表,那时间却还是如此精准,还记得一次我捂住了奶奶的眼睛,心里想:“应该是锅中的倒影才看到表吧!”可是,还是如此精准。奶奶乐呵呵地对我说:“煮得多了,手也有点喽!”

奶奶也不只做一小些,而是一次性做很多很多,多的自然是留下送人的,邻里间、亲戚间、师生间……每人奶奶都会送上一些,而那些邻友们吃过都说好,也多留点儿自己吃。奶奶基本一次做半个月的,做好了就冻上。三棱柱的小粽子,上冻上之后就覆了一层白霜,我也问奶奶那层白霜是什么?奶奶总是说,那是保鲜的。但小时候的我认为那是糖,所以很多时候我就会偷偷舔上一口,心里还奇怪,这为什么不甜?还这么凉?

最让我着迷的还是它的味道了,粽子无非就两种:原味儿的和枣味儿的。原味儿的吃时必放白糖,入口清甜,甜而不腻,滑滑的,软糯之中还带着几分艾叶的清香却不粘牙。但我还是更爱吃枣味儿的。咬一口,糯米的香醇与红枣的微甜交织在一起,不用任何酱料就如此美味。口腔中两种味道交织,舌头就不听话了。一会儿尝尝这边,一会儿尝尝那边,好似怎么也尝不够。一细品,糯米的甜度陡然一落,愈尝愈淡,愈演愈细,宛如一条细线缠绕在你的味蕾上,令你欲罢不能,直到味道完全消失。

小小的粽子,包含着奶奶对我的关爱,即使我远走高飞,粽子也会把我“粘”在故乡,把奶奶“粘”在我的心里。

第三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每逢端节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可口非因香味美,身有正气誉乾坤。”这首诗写的是粽子。每年过端午节时,总是可以吃到妈妈做的粽子。

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用翠绿的箬叶包裹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粽子的清香渐渐地从锅里跑出来,我闻着一丝丝,一缕缕的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煮熟后,脱去一层层墨绿色的外衣,只见洁白的米团中点缀着几颗深红的玛瑙,很是好看。沾点白糖,一口下去,红枣的甜味,软软的糯米,箬叶的清香在口腔中融合,又香又糯。

——602王若涵

第四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家乡味――腊肉

我的家乡在溧阳,有着千余年历史文明的城市,她地处江南水乡,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家乡的风味也是数不胜数,例如;夏至和冬至的时候吃馄饨,三月初三吃荠菜花煮鸡蛋,四月初八吃乌米饭,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初七吃巧云,八月十五吃油炸糍,九月初九吃重阳糕,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进入腊月离春节也不远了。家家户户都忙的不亦乐乎,准备属于我们地道的家乡风味∶腌腊肉,灌香肠,腌咸鹅等等。

现在这个季节地里的青菜长出了菜苔,妈妈就会经常烧菜饭,非常的好吃,一不小心就会吃很多碗菜饭,特别香。晶莹剔透的米饭,翠色欲流的菜苔,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的腊肉,没有腊肉的菜饭是没有灵魂的。每到这个时候,在村庄农院,家家户户在向阳的墙上挂着腊肉,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家的腊肉是外婆进入腊月的时候亲手腌制的,我好奇的问外婆这么好吃的腊肉是怎么样制作的,外婆说;首先要早早的去菜场选一块品质好一点的肋条肉,上好的五花肉也行,买回来后肉千万不要清洗,每根肋条上排骨剁开层层的抹上盐,帮肉轻松按摩一会,再把放肉的缸里四周抹盐,缸就是老式的那种,司马光砸缸的那种缸,猪肉和盐的比例10斤猪肉1斤盐的样子。不要过分太少,太少了肉会臭,太多了也不行,按照比例大约一下腌出来的肉腊味醇厚,腊香扑鼻。放入缸里的肉用大石头压住,压7天拿出来翻个身再压7天,大石头压的目的是让肉更紧致。等到两边都好了,选个好天气的时候起缸拿出来温水冲洗一下,放在太阳下晒,如果天公作美,晒个7,8天就可以了。晒好的肉结实,带有腊香味,每年外婆都会腌几块肉和亲戚朋友分享一下,每家都少分一点,尝尝鲜,烧烧菜饭或者炒炒大蒜。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满屋飘香。

家乡的腊肉是年味记忆,是本土风俗记忆,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说: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更是人情的味道。

第五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王秋雪

粽子是端午节必吃的一种食物,提到粽子,谁的口中不是生出一种咸咸糯糯的感觉呢。粽子是用糯米、红豆、枣和花生仁做成的,然后再用竹叶把它们包起来。接着就把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粽子送进热水里,让他们一个个的洗个热水澡,他们在热水里像极了肥溜溜的小胖子。粽子煮好了,拿出来时他们的衣服的颜色变深了,粽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把粽子的衣服脱了下来细细地,慢慢地品尝着他们拿香香糯糯的味道真是脍炙人口,再仔细的看着它们那金黄的肉,没有一口都会令人垂涎欲滴。

第六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家乡的粽子

马梦欣

刚学会吃饭的小孩子,能赚钱的大孩子,满头银发的老孩子。提到粽子,谁嘴里不会生出一种甜甜的感觉呢。把米、红枣、瘦肉合拢来泡在一起把提前准备好的棕叶泡起来。等待我们的粽子馅儿已经蒸好时香味已经扑鼻而来,更不要说尝上一口了。把粽子馅儿包在粽叶里,再放到锅上蒸一蒸。闻闻那香气就足够咽上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口大口的朝嘴里塞呢!

第七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五月五,过端午”,每当到了端午节的时候,粽子的味道总是香飘四里,穿过大街小巷,飘进了人们的心里。

因为是南方人,一提到粽子,嘴里就立时生出咸中带甜,黏黏腻腻的感觉呢!把咸蛋黄、糯米、五花肉、酱油、糖、花生仁和各种豆子掺合在一个大片的竹叶上,用咸水草绕着那绿衣裳绑上几圈,一锅粽子跌进水中,糊糊涂涂地煮上几个时辰,让它时不时冒出几个气泡,然后又“噗……”一声地爆掉。

每到这时,家家都在煮粽子,乡里邻里的孩子们都馋得快要发疯了,喜得快要发疯了。

——602梁诗琪

第八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杨珊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一提到粽子,谁不想马上吃到那香香糯糯的粽子呢。将用温水浸泡二、三个小时的糯米和去皮绿豆用滤篮滤干水分,把粽子叶放入水中煮十分钟,将糯米、去皮绿豆、红豆、肥瘦各半的猪肉放进粽子叶,将它包好,用绳子绑好,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闻着那香味就能想到待会儿的粽子有多美味了!那香味,令人垂涎三尺了呀!

第九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高列鸿

提到端午节既兴奋又甜蜜。说到端午节最含特色的就是粽子了。两片粽叶刷刷的两下子似珍珠般的米粒被妈妈用灵巧的双手裹进粽叶里包好了一个小脚粽,小脚粽不像饭馆里的粽子虽大但十分松散;妈妈包的粽子虽小但很紧实,咬起来很有嚼劲,蘸上一点白糖,咬上一口就像吃软糖一样弹弹的,甜甜的。

今天妈妈又开始包粽子了。我就搬一个小板凳坐在厨房,歪着头,目不转睛的盯着妈妈。只见妈妈从柜儿上舀出一勺糯米,淘好米就把米泡入水中,接着把昨天洗干净的粽叶端到阳台,用一根竹竿横插到衣架两端,再把粽叶铺上等太阳晒干……我坐在凳子上看着妈妈来来往往的背影突然想干什么猛地站起身后又不想了,无聊的一屁股重重坐了回去。

悬挂在墙上的钟上的指针随着时间匆匆的过去了,转眼到了下午,糯米泡好了,粽叶也晒干了,我那无聊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急急忙忙向妈妈奔去还一边大喊着:“妈妈,妈妈,粽叶糯米都好了,可是等坏我了。”

我趴在妈妈身旁,眼睛里冒着光,目不转睛的看着妈妈是如何包粽子的。只见妈妈把两条长长的粽叶十字交叉,再用木勺子舀了半勺糯米放入交叉的位置,接着又一绕一绕的把粽子裹得紧紧地,最后用绳子围着各各边系紧,一个清水小脚粽就完成了。我看妈妈不停重复着这些动作,原本兴奋的心情变成了满满的焦急,我回头看看钟,咦?真奇怪,原本走的飞快的时钟现在走的竟如此慢,是钟出错了吗?好不容易妈妈包好了最后一个粽子,却将它们送入平锅里蒸。

“妈妈,妈妈,到底要蒸多长时间啊?”我已经失去了耐心。

“干嘛那么着急,等这锅冒气发出声音就好了。”妈妈说完就转身整理厨房去了。

我又如前面无聊的坐回板凳看着时钟,我发现时间是这么难熬。坐着坐着我不禁思索起来,粽子蒸好后会是什么样的呢?一切都是我的猜测:粽叶应该煮的湿淋淋了吧,里面的粽粒该是一个贴一个,饱满有弹性了吧,但不知道粽子的角是圆的还是尖的呢?就在我处于美好的幻想之时,一阵尖锐的响声直冲厨房房顶,散布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我立马从幻想之中惊醒,咦?奇怪,锅中为什么会发出响声?之前妈妈好像说……突然我脑海蹦出一个词,“好了!”

我立马蹦起身惊喜的大叫:“妈妈,妈妈,快来!它叫了,可以开锅了!”

妈妈打开了锅盖,唰!一团“仙气”从我面前串上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果然,一切都如我所想的那样,只是粽子的四个角是钝的。妈妈拿着一小碟白糖走了过来,我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香喷喷的粽子,凑近在妈妈身边满脸馋相说道:“妈妈,妈妈,我想吃四个可以吗?”

“不行啊,你吃了爸爸就少了,再说了你也吃不下。”

“那三个半,行吗?”

“呃,看在今天端午节,好吧。”

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吃的很饱,那碟白糖被蘸的差不多了,上面还粘着一些粽子的糯米。,去股凳子上看着妈妈来来往往的背影突然想干什么猛地站起身后又不像

第十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粽子

三组A队6号张鑫龙

刚学会叫妈妈的孩子,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刚上小学的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粽子,谁不是嘴里就有一种软软的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晶莹的白砂糖放进青青的箬竹叶里,再用细细的绳子扎好,放进滚烫的开水里,它们在里面欢叫着,翻滚着,不时的空气中再飘来一股股清香。想到剥开箬竹叶后它晶莹剔透的样子,没有一个人不流口水的,真的叫你肚子里的蛔虫都蠕动了起来,想吃,真的很想吃_——粽子!

2024年3月17日

第十一篇: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

粽子

天下食物千千万万,什么可乐鸡翅、肉包、奶茶、月饼……数不胜数,做法有的简单,有的困难。我最喜欢的就是粽子了,说起它,还有一段人间流传的故事呢!

传闻屈原因为报国无门,加上祖国被侵略,心里十分怨恨,就用血写了一首诗,让人们记住,最后就投江献身了。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解粽节等。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设。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还有的地方还有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粽子的味道有很多,有肉粽、白米粽、蛋黄粽……在这其中,我最喜欢番薯粽。粽子的味道不仅多,食材还很丰富。先抽出两片粽叶,折一下;再在其中加入糯米、番薯丝、红豆……然后包起来用绳子绑紧即可;最后放入高压锅中,烧上个三、四十分钟,又香又甜的粽子就出炉了。

一个个粽子站在盘子上,好似一个穿着军服的军人,正威风凛凛地等着填饱肚子的命令呢!

“开动——”一声令响,粽叶脱落在盘子上,一粒米与另一粒之间毫无缝隙,用筷子打开,它们之间出现了一条条半透明的丝,一根、两根、五根……数不胜数,香气扑面而来,令人垂涎三尺!

咬一口,“嗯~”一种甜甜的糯糯的味道,从口中散开。一家人在灯光下一口一口地吃完了所有粽子,连大家平时最喜欢吃的鱼都没吃完,真是让我们心满意足!

希望粽子这种美食可以永远地传承下去!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上面这些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腊八粥小练笔写粽子精选11篇,方便大家阅读。